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

閱讀| 蔡康永 | 蔡康永的情商課:為你自己活一次


 

※ 書刊名:蔡康永的情商課:為你自己活一次

※ 作者:蔡康永
※ 出版項:臺北 : 如何出版 2018
※ ISBN:9789861365145 (平裝)
※ 購買連結: TAAZE讀冊生活



佳句精選:

有些文化對某些情緒特別講究,卻又對某些情緒很陌生。... 你能想像你和你媽媽跟你大吵一架,氣得衝出家門之後,過了半夜三點還沒回家,你吃不下又睡不著,踱來踱去,但卻沒有「擔心」這個詞可用,而必須模模糊糊用很多別的說法,像是「我覺得可能出事了」「會不會想去做什麼」這些囉嗦的方式,來試著表達「擔心」。沒有那個字,就會對那種情緒陌生,要花更多力氣去辨認它長什麼樣子。中文當然也欠缺一些字,比方你送朋友一張門票或一塊蛋糕,你可以簡潔的用一個字「enjoy」就表達完了,但在中文,你只能勉強用「享受」這個詞,然後你的表達就成了「你好好享受這場表演或這塊蛋糕吧」朋友會懂你的意思,但聽起來就是怪怪的,好像朋友很飢渴的樣子,可能我們的文化比較不重視那種除了玩耍之外,隨時隨地自己找樂子的狀態吧


不要追求對人都無差別的熱情,沒有親疏之別,怎麼對得起你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?


這樣的冷靜,不是冷漠,而是寧靜。寧靜,有助於我們成為情緒的主人。



沒有黑影,你就感受不到亮光;沒有黑影,你就會把亮光視為理所當然。

只有當你遇上了不公不義,才會懂公理正義的價值;只有當你遭到背叛,才會了解忠誠有多重要;只有感到孤單,才不會把朋友當成現成的;只有遭到不幸,才會意識到我們有多依賴機會與運氣。


我一直不認為「誠實」的核心是「說實話」,我認為「誠實」的核心是「面對事情的本質,而不在乎表象」,「說實話」有時說的只是表象,不是本質。



快被自卑拖垮的人,怎麼辦?我的建議是——把「理想的我」這四個字,去掉一半,它只是「理想」,不是「我」。然後把真的「我」組裝齊全——主要是把「我的缺點」都組裝進來。真的「我」就跟炸雞是一樣有優點也必有缺點的,要又香又脆,那就一定同時有這麼多脂肪。要享受小狗的可愛,那也就要準備好塑膠袋親手撿小狗拉的屎。我們是完整的人,不是超級市場裡去了骨的肉片,我們有優點也有缺點,而且很可能缺點遠多於優點。我們就只是我們自己,不是高科技中心研發出來完成特定任務的機器人。


友直友諒友多聞,其實就是友這個寬闊的世界


命理也許有它的道理,但它的道理並不建立在學習與成長上。盡了人事之後,才聽天命,不是不盡人事,先聽天命。


倒楣是什麼?倒楣就是把事情怪在運氣頭上啊。名字筆畫不對,天上某顆星球逆行,活動當天竟然會下大雨⋯⋯這都是倒楣,很多人覺得這無非就是隨口抱怨一下,不必認真。那為什麼別人的挫折,我們都這麼認真的立刻指出原因,而我們自己的挫折,就都這麼睿智的歸咎於命運?還是一樣,偶爾練習把自己當別人看,會看見很多原本看不見的事吧。如果你有興趣練習,可以三不五時試著用「第三人稱」描述自己的感覺或行為。本來你會說:「我餓到要發火了,這時候誰拿肉包子給我吃,我二話不說立刻以身相許!」。但如果用「第三人稱」你會說:「她餓到要發火了,這時候誰拿肉包子給她吃,他二話不說立刻以身相許!」聽在耳中,是不是感覺很不同?只要偶爾用「第三人稱」描述自己,你的分身就出現了,分身會興趣盎然的看著你自己,會看見一些平常你看不見的自己。想要「做自己」最好能先「看見自己」。


獲得幸福的機會,人人平等。

在幸福這件事上面,才華平庸者、不愛運動者、錢賺很少者、太瘦者或太胖者,得到的機會竟是一樣的。唯一要求的,是學習與練習。學習面對自己的感覺、練習面對自己的感覺。


戲劇人物追求的不是情商,而是活得生猛激烈。那我們訓練情商,追求的是什麼?不是追求冷漠,而是追求冷靜;不是追求無情緒,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;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,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,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,而討人喜歡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